说起实体店宰熟客见怪不怪,可最近频频出现“大数据杀熟”的负面新闻见诸网络,一时间“杀熟”成为网络热词,上当受骗者不乏其人。商报记者了解到,国家为制止这种不良风气,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先后亮起“紧箍咒”,对大数据杀熟开始说“不”。,  市民爆料被“大数据杀熟”频频出现,  近日有海口市民爆料,他网上网购同一商品,使用不同账号付款,价格相差20多元。后来他浏览微博、知乎等平台发现,被“大数据杀熟”的网友屡见不鲜,其吐槽常见于在线旅游、机票酒店预订,甚至是网约车、电影票销售等众多领域。,  另一市民刘先生称,事实上,近些年对于“大数据杀熟”的情况,早在2018年就有网络购物、交通出行、在线差旅等诸多平台被曝存在杀熟行为。后来他为防止杀熟,便申请了多个账号,每次买东西时都一个个比较,后来得出并不是自己是老客经营者就会给予优惠,实际上商家标称的优惠只是对新客户而言,为此感觉自己的心很累!他感叹:“明明自己才是网购迷,是产品的忠实客户,没想到经营者对老客的价格却比新客还要高。”,  记者调查“杀熟”背后消费者大多选择息事宁人,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曾有调查结果显示,88.32%的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普遍或很普遍,56.9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但在遭遇“大数据杀熟”后,选择向消协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的被调查者竟然还不到三成。,  众所周知,做生意贵在以诚为本,童叟无欺,但没有想到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别有用心的经营者,利用大数据的先进性,利用一些消费者喜欢网上购物的心理,而一些消费者吃了亏却选择息事宁人,让这些经营者钻了空子。,  采访中,多位消费者表示,如果不是无意之间的对比,他们根本不会知道自己被电商平台给“忽悠”了,他们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也常常因为钱数少,距离远,维权难而放弃了一次次合法的维权。,  新规出台为“杀熟”套上“紧箍咒”,  为杜绝“大数据杀熟”,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已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确要求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侵犯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其中明确提出,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违者将被处以最高50万元的罚款。,  记者还了解到,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表明市场监管部门对“大数据杀熟”等问题成为重点监管领域,也体现了监管部门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  采访时,有多位专家表示,《规定》填补了我国在线旅游领域立法的空白,为市场上存在的“大数据杀熟”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套上了“紧箍咒”。,  市民爆料被“大数据杀熟”频频出现